- 最新高二英语教学反思【优秀5篇】2024-12-13
- 英文推荐信_122024-12-13
- 留学瑞典2024-12-13
- 澳洲出国留学详解!附真实经历2024-12-13
- 移民加拿大最容易的三个省,门槛低,名额充足!2024-12-13
- 出国留学好处多还是坏处多?2024-12-13
- 大学排名_22024-11-26
- 985/211院校均分85能申请英国哪些大学研究生?这八大名校妥妥滴2024-11-26
- 美术生留学哪里好?2024-11-26
- 专科留学去哪个国家比较好?2024-11-26
奇亿娱乐-奇亿注册登录站
邮箱:youweb@admin.com
手机:13899999999
电话:020-88888888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
界面新闻记者 |
在中央政治局会议、住建部先后发声适时调整优化楼市政策后,一线城市北京、深圳和广州也随后表态将抓紧落实相关工作。
率先表态是北京,发文称要“大力支持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”
7月29日晚,据“安居北京”微信公众号显示,北京市住建委将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,按照倪虹部长在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,在市委、市政府领导下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结合北京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,会同相关部门抓紧抓好贯彻落实相关工作。
深圳则紧随其后,明确要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,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,促进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7月30日午间,据“深圳住建”官方微信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,深圳市住房建设局结合本市房地产实际情况,会同市有关部门、中央驻深机构和各区抓好贯彻落实。
毫无疑问,北京和深圳此次高调表态后,一场关于一线城市楼市调控的政策细则有望加速出台。
据财联社,广州也于7月30日午间表态,将结合广州实际尽快推出有关政策措施,大力支持、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,这是北京、深圳等城市落实了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、住建部相关企业座谈会,同时明确了后续的政策的导向。
7月24日,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,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,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,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几天后,住建部部长倪虹又召开了企业座谈会,对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明确了政策方向,比如要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、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、个人住房贷款“认房不用认贷”等。
严跃进表示,北京和深圳两地明确表态,也恰说明一线城市步调一致,势必会对实际的购房政策产生重大影响,也很大程度上会扭转自2016年以来各类过严的政策规定和操作。预计接下来在购房政策方面,即限购、限贷、税费、普通住宅标准等领域,会有全面调整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,北京的房地产政策也到了必须微调的时候了。
“北京是全国房地产调控六限时代的标杆限购、限贷、限商、限售、限价、限公,叠加北京的落户政策+非普住宅线,使得市场接近无杠杆,影响部分刚需和改善置业。所以针对认房又认贷、非普住宅线微调也是众望所归。”张大伟表示。
举例来看,只要在北京有过一次房贷,则全部按照二套计算。此外,由于北京的非普通住宅标准过低,实际上相当于基本上所有人首付比例都是40%(首套)或者80%(二套)。
更关键的是,北京的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,目前首套利率是4.75%,二套利率5.25%。当全国不少城市都开始降点,北京依然是在LPR基础上加点105PB,购房成本较高。
严格的购房政策在行业下行时期也影响了实际成交量。据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数据显示,北京6月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1607套,环比5月份下降10.6%,从今年上半年看,经历了3月份的小阳春之后,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4、5、6、7连续四个月回落,7月第三周数据是6915套,预计整月成交将接近1万套的荣枯线。
不仅如此,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在6、7月份持续增加,结合各中介数据,预计7月底接近15万套,二手房去化周期将更长。
深圳也不例外,一、二手住宅同、环比也连续两个月下跌。同时,一手住宅价格连续7个月下探,创近3年最大同比跌幅,楼市急需鼓励支持政策落地。
而且,深圳同样严格执行“认房又认贷”政策,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70%,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高达80%;“卖一买一”的换房群体,即便贷款已结清,首付比例仍为50%(普宅)或60%(非普)。
截至目前,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,依然属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最高,而且严格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“认房又认贷”,也影响了住房需求的释放。
“这说明一线城市目前具备政策宽松的空间,预计在8月份就会出台相关政策。”但具体会有哪些利好政策落地,调整力度究竟如何,仍需等待最终落地的政策。